光敏陶瓷之二

1.光敏电阻瓷的制造

(1) 光敏电阻瓷

①原料

制造光敏电阻时一般选用 CdS、CdSe 等Ⅱ~Ⅵ族化合物作为原料。原料要有极高的纯度,一般要求5个9 (即99. 999%) 对有害杂质要严加控制,如铁含量达0. 001%时,光敏阻的灵敏度将显著下降。当然,使用掺杂剂也必须十分注意纯度。

原料的粒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,应该是超细粉末,以得到好的光导性能,一般粒径在0.05~1μm范围内。

②掺杂

掺杂物分为两类。一类是施主掺杂剂,有ⅢA和ⅦA族元素。如Al、Ga, In等三价金属的化合物,NH4Cl4及其他卤化物。另一类敏化剂(活化剂)是受主掺杂剂,有Ⅰ族和Ⅴ族元素如Cu、Ag、Au 的卤化物、硫酸盐、硝酸盐等。

掺Cu量适当能提高光电导体的灵敏度,但过量的 Cu 会使光电导体性能不稳定。如Cu 掺杂量超过8X10-4时,光电导体性能不稳定。掺CI的 CdS形成的是n型半导体,受主Cu所形成的陷阱中心减小光电导体的电导率。随掺Cu量的不同,光电导体的光电导率或者说亮电阻也随之改变。合适的掺Cu量,可以得到大的暗、亮电阻比。

③助熔剂

CdS的熔点为 1750℃, 为了降低烧结温度,要加入助熔剂,常用的助熔剂有CdCl2 、ZnCl2、NaCl、CaCl2、LiCI等卤化物。助熔剂的熔点应比 CdS低,能在烧结温度熔化,促进 CdS烧结。如CdCl2 的熔点为568℃, 烧成温度高于此温度就行。但烧成时残留的CdCl2 会慢慢与 CdS及电极材料 In 起化学反应,影响CdS光敏电阻的稳定性。为此,制造过程中,需要严格控制CdCl2 的用量,并将烧成的光敏片在蒸发电极之前先在碱水中洗涤。

④分散剂

助熔剂虽然能促进烧结,但会使 CdS形成粗晶。而光敏电阻及其他光导材料都要求获得细晶,以使颗粒之间接触点增加,电阻增加,即暗电阻高,这正是光敏电阻所需要的。微细的光导电粉末作感光粉也可使感光层均匀。分散剂的熔点要比助熔剂的熔点高,否则起不到分散剂的作用,且要求能溶于水而不与光导电粉末起化学反应,以便烧成后洗掉。

常用分散剂有 NaF、Cal2, NaBr, CaBr2, NaCl, CaCl2, Na2SO4、CaCO3, Na2CO3、CaO等。由于不同物质的烧结温度不同,同一物质有时可作助熔剂有时亦可作分散剂。

光敏电阻

 

(2) 烧结膜光敏电阻瓷

①基板的清洗

烧结膜光敏电阻是把配好的浆料用喷枪喷到基板上,或用丝网印刷的办法印到基板上,基板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、表面平滑程度、清洁程度等等对烧结膜的光电导性影响很大,因此要对基板进行清洗。清洗方法是先用盐酸煮洗。之后用蒸馏水洗净,再加入洗液煮洗,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煮洗。另外还有在丙酮或乙醇中超声清洗,干燥后待用。

②浆料的配制

烧结膜光敏电阻浆料的配制工艺列于下表

原料

纯度

配比(g)

配制工艺及作用

CdS

光谱纯

2

加入适量去离子水,研细、烘干

CdSe

光谱纯

0.5

改善光谱响应,使之移向长波段方向,暗、亮电阻比增加,响应时间加快;配方前在N2气氛中500℃下煅烧,30min取出,加去离子水,研细、烘干

CaCl2

分析纯

0.25

加去离子水

CuNO3

分析纯

0.5mL

将上述三种混匀的料加入到此溶液中,研磨均匀

③烧成

将上述混合液用喷枪喷膜,干燥,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烧成。烧成气氛为中性氮气氛,约600℃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冷却,即得光敏电阻材料。

(3) 光敏电阻用电极

光敏电阻瓷加上电极便可制成光敏电阻器。理想的电极是电极材料与光电导体之间不产生接触势垒,并且要求电极材料不与光电导体产生化学反应,不受光照、温度或外加电压变化的影响。

对n型半导体,应选择功函数比半导体功函数小的金属材料作电极材料;对p型半导体则相反。实验证明,对于CdS、CdSe光敏电阻器,用金、银,铜、碳,铂作电极材料,不能形成欧姆接触,可利用真空蒸发的方法,把、镓蒸镀到CdS、CdSe光电导体上,以达到欧姆接触的目的。的熔点为155℃, 镓的熔点仅29. 8C, 都相当低,因此,可用熔融法制作电极。在生产过程中也可利用铟锡合金作欧姆接触电极。

声明:本文由 CERADIR 先进陶瓷在线平台的入驻企业/个人提供或自网络获取,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网站及 CERADIR 立场,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、准确性等负责,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、效果等提供担保。本站提醒读者,文章仅供学习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!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